特别版
GF员工的全球杂志

© Getty Images

比任何危机都更强大

政治动荡、全球经济崩溃和战时困境:在 200 多年的历史中,GF 经历了许多危机并始终坚持:勇敢、团结和果断。

在危机中开拓创新,团结一致,为未来而学习:GF 在其 200 余年的生存过程中内化了这种态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当时的总经理 Ernst Müller 指示员工将有关如何度过危机岁月的文件汇编到工作档案库中,以掌握利于未来发展的重要知识。

目前疫情中一个例子就表明了,GF 从过去的其他危机中学有所得。当新冠病毒在中国引发关注,防护用品迅速供不应求时,GF 于二月初从其位于沙夫豪森(瑞士)的仓库向中国的同事寄送了 40,000 个防护口罩。该仓库自 2006 年以来就已存在,当时被称为“禽流感”的 H5N1 病毒使全世界都紧张不安。GF 在集团层面建立了一个疫情应对指挥部,该团队首先指示建立一个防护用品仓库,以为将来的危机做准备。现在,这一预防措施帮助中国员工解决了燃眉之急。两个月后——在此期间,疫情已经蔓延到全球——中国员工也投桃报李,向欧洲、北美和南美以及亚洲其他地区的 GF 公司提供了总共 120,000 个防护口罩。

凭借团结一致、风雨同舟的精神,GF 在其悠久的历史中成功度过了多次危机。Globe 杂志将介绍以下四个方面:在风云变幻的 19 世纪初成立公司,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动荡局势,20 世纪 30 年代初的全球经济危机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时期。

在危机中成立公司

在 1800 年前后,欧洲深受拿破仑·波拿巴领导的革命、战争和法国扩张政策的影响。这不是成立新公司的有利先决条件,但是一位来自沙夫豪森的 29 岁铜匠却有不同的看法:他就是 Johann Conrad Fischer。在 1802 年,他离开了同业工会的保护范围和保障,凭借勇气和开拓精神离开了瑞士沙夫豪森市,开设了一家铸钢冶炼厂。因为在那里,他能够进行远超工匠行会标准的钢铸技术试验。

对于公司的进一步发展而言,建立国际网络并与其他研究人员和科学家交流思想至关重要。在解除大陆封锁(1806 年拿破仑对英国及其殖民地实行的经济封锁)后,Johann Conrad Fischer 抓住机遇,前往英格兰等地建立了企业网络,并为其产品和技术赢得了新客户。他的企业家精神和对旅行的热情得到了回报。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Johann Conrad Fischer 出生于 1773 年。高中毕业后,他师从自己的铜匠父亲。在完成学徒课业之后(此处示例展示了一份当时的学徒满师证书),他四处旅行,穿越了德意志诸侯国,到达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英格兰。1794 年,他回到了沙夫豪森(瑞士),首先接手了父亲的生意。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1802 年,Johann Conrad Fischer 在沙夫豪森城外约 1.5 公里处的米赫伦塔尔购买了一家从前的药草碾磨厂,并将其改建为一家铸钢冶炼厂——这就是如今 GF 公司的基础。这个生产基地的位置是刻意选择的:这里位于工匠行会的管辖范围之外,他可以在那里试验铸钢技术。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19 世纪的网络:1814 年 1 月,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与他的妹妹叶卡捷琳娜·帕夫洛夫娜女大公一起参观了米赫伦塔尔的铸造厂,这幅当时的素描中就展示了这一场景。东道主 Johann Conrad Fischer 谢绝了沙皇提出在俄罗斯开设公司的提议。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尽管困难重重,Johann Conrad Fischer 还是于同年通过巴黎前往英格兰。他很高兴地坐马车并乘船完成了这次为期约两个星期的旅行。这次旅行一方面是出于研究目的,因为在英国,工业革命已经极大地发展了经济生活。另一方面,对英国市场的大陆封锁重新开放后,他希望立即赢得新客户。Johann Conrad Fischer 在日记中记录了他此行的印象和经历(这是 1816 年印刷版)。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Johann Conrad Fischer 继续前往法国、德国和奥地利,在随后的几年里,他和他的儿子们在这些地区开设了自己的工厂(这是 1826 年拜访奥地利约翰大公的原始手写记录)。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在米赫伦塔尔钢铁铸造厂的工作艰巨且对身体的要求很高。口罩和手套可以保护工人免受高温和蒸汽的伤害,就如这幅 19 世纪 40 年代的素描所示。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Johann Conrad Fischer 于 1854 年去世,享年 81 岁。传言说,他将自己的高龄归因于他的身体一生都被金属蒸汽围绕,从而得到了增强。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经济与供应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 1914 年至 1918 年间震动了整个欧洲。特别是在战争的最后几年,人们遭受了粮食和供应危机。牛奶和面包等主食的价格上涨到了无可估量的程度。GF 的工人也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公司管理层当时就清楚地知道,只有携手共进才能克服危机。因此,该公司购买了多个农场——包括位于沙夫豪森附近施拉特的天堂修道院庄园 (Klostergut Paradies),以确保为其员工及其家人提供食物。公司在德国和瑞士工厂附近拥有的住宅区为职工们提供了一个价格合理的居所。此外,GF 于 1918 年购买了位于瑞士中部四森林州湖畔的“威西弗 (Wissifluh)”度假休闲山庄,以便提供员工负担得起的假期。

1918 年战争爆发后,病毒大流行(即所谓的“西班牙流感”)在全球许多国家肆虐,在 GF 职工中也出现受害者。当时的 GF 瑞士工厂共有 3,500 名员工,最多时每天甚至有 900 名员工缺勤。医生和治疗费用由公司自己的“疾病治疗支持联合会”承担,这是一种公司医疗保险形式。GF 在 19 世纪 60 年代就引入了这一制度,远早于医疗保险在瑞士成为强制性措施。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中,发生了严重的住房短缺,为此,GF 于 1916 年夏天在沙夫豪森购买了所谓的住宿房,作为单身工人的宿舍。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粮食匮乏。住宿房的大厨房每天都准备热汤或补充能量的肉类菜肴——最多可供 260 位饥肠辘辘的员工就餐。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1918 年,GF 收购了沙夫豪森附近的天堂修道院庄园 (Klostergut Paradies),以确保向员工供应相关的农产品。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公司在瑞士山区的自有度假山庄“威西弗 (Wissifluh)”为员工提供了放松的机会。它以其所在的卢塞恩州阿尔卑斯高山牧场命名。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在 20 世纪初,对于许多人来说,有一件事还是纯粹的奢侈品,而 GF 让其瑞士员工在四森林州湖上的度假山庄中获得了这份享受:休假!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归功于 GF,他们得以与家人在瑞士山区度假。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源稀缺。为了尽可能长时间使用现有服装并在必要时修补改动,GF 为工人的妻子提供了缝纫课程——并在此期间组织了托儿服务。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随着越来越多的男性被征召参加战争,妇女在瑞士边境附近的辛根(德国)生产基地的 GF 工厂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工作。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GF 也在辛根为工人经营了一个住宿房。在战争年代,来自各个国家的受伤士兵安顿在那里。

20 世纪 30 年代的全球经济危机:产品创新和扩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国家从 20 世纪 20 年代初开始受益于经济繁荣。GF 也扩大并收购了德国和瑞士的公司,其中主要包括机械工程领域的公司。GF 由此在瑞士、德国和法国总共拥有了七个生产基地。

然而,在 1929 年,增长戛然而止。美国的经济繁荣导致股票超额认购,这一投机泡沫在 1929 年 10 月 24 日破裂。纽约证券交易所崩溃了。对于 GF 这样一家出口导向型公司而言,20 世纪 30 年代初全球经济危机的后果是一场经济灾难,许多订单没有兑现。作为对这一状况的直接应对,GF 加强了与客户的联系,聘用了旅行代理商以亲身体验客户需求并相应地调整生产。1933 年,在一位旅行推销员的提议下,GF 将搪瓷铸铁炊具推向市场,这种产品迅速畅销。GF 从 1933 年到 1968 年在瑞士生产了许多经久耐用的铸铁炊具。

在危机期间,许多国家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以保护和加强国内经济。这对瑞士和德国的 GF 生产基地产生了影响:向英格兰出口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英国及其殖民地正是 GF 当时最大的出口市场。为了不失去这一极富商业价值的销售区域,GF 做出了一项连当时的管理层自己都认为是“大胆”的决策:在全球经济危机的低谷,GF 在 1933 年投入巨额资金,在贝德福德开设自己的可锻铸铁工厂,即“不列颠尼亚钢铁厂有限公司 (Britannia Iron and Steel Works Limited)”。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经济危机期间的思想转变:GF 在 1933 年开始为瑞士国内市场生产炊具。用搪瓷铸铁制成的锅碗瓢盆打起了这样的广告:谁买了 GF 产品,谁就保住了瑞士的工作岗位。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GF 为炊具生产研发了自己的产品型号,并申请了专利。这是沙夫豪森工厂的员工将铸铁熔化后填充到模具中。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用砂光辊将锅打磨平整,并准备进行下一步。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然后,员工手工为炊具上搪瓷釉。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干燥后的精磨也是手工完成的。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在出售炊具之前,员工还要检查密度和重量。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一个 GF 锅的铸铁锅盖就达到当时十个市售轻金属锅盖的重量。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GF 炊具的价格在 9 到 26 法郎之间,具体取决于尺寸和型号,这在当时是非常高昂的价格。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在危机中扩张:1933 年,GF 在英国贝德福德开设了自己的可锻铸铁工厂,即不列颠尼亚钢铁厂有限公司 (Britannia Iron and Steel Works Limited)。这次冒险得到了回报。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通过在贝德福德本地进行生产,GF 能够继续将英格兰及其相关殖民地作为重要销售市场。这是一张 1940 年的职工合影。

第二次世界大战:来自瑞士的团结精神

GF 在德国和英国的生产基地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重影响。在 1945 年之后的几年中,GF 员工展现了团结一心的精神:许多瑞士员工给德国和英国同事捐赠了衣服、鞋子、食物和给孩子们的玩具。公司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合作下,跨境运送了这些“爱心礼物”。GF 在瑞士山区组织了夏令营,让国内外员工的子女能够休息放松。公司为 GF 欧洲生产基地的数百名儿童提供了几个月的住宿,每年花费约 100,000 瑞士法郎。

战争期间和战后,国际上不仅对食物进行了定量分配,GF 迫切需要的原材料供应也存在问题。GF 负责了瑞士的废铁回收行动,以将废铁重新投入生产循环。然而废铁不仅对 GF 工厂大有用处,对于较小的铸造厂来说更是如此,这使得供应短缺更加严重。由于战后时期能源也供不应求,GF 还参与了为冶炼炉提供燃料的泥炭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GF 就已经在为战后时期做准备。沙夫豪森(瑞士)的钢铁铸造厂在战争期间几乎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得以进行大规模扩建和现代化改造,以便能够在战争结束后尽快恢复生产。在战争期间进行投资需要勇气和信心,但也获得了回报。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内部凝聚力:GF 沙夫豪森工厂的员工为附近的德国同事捐赠了食品、衣服和玩具。越境送货必须得到瑞士当局的批准,并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组织。这是一张 1946 年用特快邮件发出的批准函。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1949 年夏天,通过 GF 举办的夏令营,来自瑞士国内外的 160 名儿童得以在阿彭策尔地区、格劳宾登山脉和瑞士中部度过了几个星期。他们在书信和诗歌中描绘了这段放松的时光。例如,小玛格丽特赞美了早餐吃的可可、黄油和果酱。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一群度假者用这封信感谢 GF 提供了这段美好的休假时间。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德国 GF 员工的女儿们在 1947 年享受了山间的田园风光。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经过多年战争,人们更加珍惜游戏和娱乐。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战后,包括瑞士在内的欧洲各地都缺乏煤炭等原料。因此,GF 参与了多个泥炭田,以确保为熔炼炉提供燃料。但这并不容易:首先,必须在泥炭田里用铁锹将泥炭一块块挖出来,晾干,然后再将六到八块堆成一垛。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依靠原油运行的强劲机车将泥炭堆垛从泥炭田直接运输到 GF 沙夫豪森工厂——每列火车每趟运送约 3,200 公斤泥炭。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GF 负责瑞士的废铁回收活动,以将废铁重新投入生产循环。

© Archiv Eisenbibliothek GF

着眼未来:GF 充分利用了战争期间的萧条,并于 1942 年对沙夫豪森的钢铁铸造厂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为战后崛起做好准备。

GF 历史的守护者: 她对 GF 的 200 年历史了然于胸:Franziska Eggimann。这位 GF 钢铁图书馆馆长和集团档案管理员精心选择了有关危机及其对公司影响的信息。自 2013 年以来,这位历史学家一直是 GF 公司历史的专家,负责组织和扩展馆藏,研究技术史,并通过档案和图书馆为爱好者们提供指导。她还负责组织有关公司历史和技术史的展览和活动。
GF 的记忆: Franziska Eggimann 在“天堂”工作。GF 于 1918 年收购了位于沙夫豪森(瑞士)附近的天堂修道院庄园 (Klostergut Paradies),自 1952 年以来,钢铁图书馆基金会的总部就设立于此,这里就是 GF 的记忆之所在。图书馆内藏有 1,000 多米长的文件,例如年度报告、演讲手稿和专利文书,以及公司 200 多年历史中的约 130,000 张图像和照片。在图书馆的 45,000 余件展陈中,员工、外部科学家和非专业爱好者都可以深入研究 GF 的历史以及技术和工业的历史。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确保您获得我们在线杂志的最佳阅览体验。

https://globe-special.georgfischer.com/wp-json/wp/v2/posts/